•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绿色论文写作方法(绿色化学综述性论文)
  • 绿色论文排版(论文首页排版)
  • 211毕业论文要多少字
  • 中国风电助力泰国绿色转型——探访中泰合作猜
  • 长三角城商行信贷投放新趋势:绿色信贷、个人

通知公告

  • 绿色中国版面费是多少
  • 《绿色中国》投稿方式
  • 《绿色中国》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以“拆”保“增”,将“绿色”还给村民,金山

来源:绿色中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漕泾镇许多小微型企业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兴建,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其中绝大多数存在产能低、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漕泾镇营房村上海豪联金属制品厂,占地面积6.4亩,为

漕泾镇许多小微型企业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兴建,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其中绝大多数存在产能低、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漕泾镇营房村上海豪联金属制品厂,占地面积6.4亩,为原镇改制企业,长期从事机械加工。随着漕泾镇减量化工作的推进,中小规模的村域企业陆续拆除。2017-2018年,上海豪联金属制品厂西侧企业实施减量化,土地还耕后开始种植蔬菜,变成了村民们的菜地。

通讯员 沈宏阳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2021年,上海豪联金属制品厂主动找到镇动迁办、营房村村委会,商谈减量化。经三方协商一致后,企业于2021年8月实施减量化,厂房于10月开始拆除并土地复垦,现已种植水稻。

为了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漕泾镇对集中建设区外的低效建设用地实施减量复垦、退耕还农,落实耕地保护措施,为农业生产增添了发展空间。通过对企业联合大检查的方式,让企业明白自身处境,辨清发展方向,寻找合适出路。政策引导是主线,突出一个“围”字。引导合法合规、具有行业成长价值的企业搬进工业区,限制落后产能、低效益、低产出的小微企业,通过减量化实现转型发展。

图说:阮巷土地减量化,现已种植水稻。漕泾镇供图

漕泾镇近些年共拆除减量化企业139家。减量化立项面积总计176.87公顷,拆除企业无证建筑近30万平方米,新增耕地面积141.13公顷,在全区排名领先。

走进阮巷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马路两旁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欣欣向荣,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面。然而,两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让村民怨声载道的地方。

“腾出来的土地我们会复垦成耕地,通过加快实施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等相关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呈现农村新风貌。”漕泾镇动拆迁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蔡伟峰告诉记者。

“以前这一块全是垃圾,路过都要捏着鼻子的!”说起眼前的这块地,阮巷村村民们都感慨万分。阮巷村原有一个阮巷中学,占地面积4.71亩。2003年以后,阮巷开始搬迁,资产便由镇资产经营公司代管。2004-2020年期间出租给了机械加工厂、垃圾回收站使用,由于经营者管理不善,这块地存在脏、乱、差现象。2021年,镇动迁办、阮巷村村委会、教育局经过协商一致,在10月实施减量化立项。不过,在这些腾出的土地上,并没有看到新建的厂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翻垦过的泥土。现在这块地已经种植了一大片水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漕泾镇按照“宜耕则耕”的原则,对腾出来低效建设用地,实施绿色生态建设,为农田支起绿网,为乡村装上绿芯,为沟河路渠系上绿带,为漕泾镇郊野公园夯实基础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80平简美风二居室,绿色的沙发背景浅蓝色的电视
下一篇:走进上海最南端天然海湾:“一城绿色半城海”

绿色中国投稿 | 绿色中国编辑部| 绿色中国版面费 | 绿色中国论文发表 | 绿色中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绿色中国》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